向汉调二黄的坚守者致敬——“中国戏剧节参演剧目评论会”《莲花碑》点评
向汉调二黄的坚守者致敬
——“中国戏剧节参演剧目评论会”《莲花碑》点评记录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汪人元: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戏曲理论特别是戏曲音乐理论评论文章逾百万字,著有《戏曲音乐论探》、《京剧"样板戏"音乐论纲》等。
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上《莲花碑》的演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同行非常难得的领略了汉调二黄的艺术风貌。真的非常感谢安康的同志们,因为太难得,太难看到了。汉调二黄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安康市积极挖掘抢救资料,培养新人,并且坚持创作与演出,努力地保持活态传承非遗的这些做法,非常值得称道。
《莲花碑》这个戏的作曲创作是有功力的,创作的态度是认真、精心的,唱腔的布局是用心而且大体合理的。比如第一场卖豆腐唱二黄;第二场中小山敬嫂嫂人品高唱西皮,荷花单独出现的时候又唱二黄;第三场高美丽唱西皮,荷花在竭力地救小山、教育小山的时候也唱西皮;第四场表现建强和莲花情感的时候唱西皮;第五场婆婆失踪荷花找婆婆,“狂风阵阵电光闪”那段唱,二黄成套的唱腔,运用了导板,回龙,摇板;第六场找到婆婆以后,两个人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婆婆说出了自己五年装疯那种难以言说的伤痛,用反二黄。同时,作曲家还创作了一首主题歌,这首主题歌也很好听,贯穿着使用,同时还积极调动了各种各样的器乐手段来表现戏剧情景,渲染戏剧气氛。在演出团队相对小,经济条件也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以现场伴奏加前期制作录音这样一种混合的方式,想方设法用尽可能的音乐手段来表现戏剧。音乐在戏剧当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刻画人物、表现情节,我觉得《莲花碑》的音乐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我很高兴地看到音乐的作曲,同时也是唱腔设计,而且还兼着乐队指挥的范惜明同志,就来自本团,这特别有利于剧团的建设,有利于剧种的建设。
所以说,如果我有什么希望的话,我就是希望你们关注剧种建设,无论是从事剧团工作,还是创作某一个具体的剧目,要具有更鲜明的剧种建设意识。这种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充分的挖掘、继承传统,守住本体,把汉调二黄最好的、最有特色的东西发扬光大。在音乐上一定不要走歌剧化的道路,尤其是在唱腔、伴唱、器乐协奏方面,旋律好不好听、情绪对不对头这些当然也很重要,但不是戏曲音乐创作最核心的本体,音乐一定要是戏曲,而且还一定要和汉调二黄融在一起;第二点,戏曲、非遗不是凝固的,戏剧从它诞生开始都表现为与民众共生,与时代同步这样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汉调二黄的唱腔音乐也要注意在发展当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不断地建设。在全国的皮黄声腔系统众多剧种中,京剧是发展最好的。京剧的恢弘成就实际上就是不断建设和发展的结果。所以汉调二黄也要走出新路,走出个性。
周育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著有《中国戏曲文化》《汤显祖论稿》《昆曲与明清社会》等。
在这里我想谈三点感想:第一,很高兴,在苏州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一个古老剧种——汉调二黄。安康离苏州很远,在苏州看到这个剧种真是太难得了。汉调二黄在中国戏曲声腔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家知道,皮黄腔是中国戏曲声腔当中的一大家族,分布很广,最辉煌的就是后来发展出来的京戏,在京戏之前它还有一段很长的历史。现在很多地区存在它的一些原生态的戏曲声腔,汉调二黄就是其中之一。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开过一次二黄腔学术研讨会, 针对“二黄腔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分歧很大,有说二黄腔发源于安徽安庆,有说是发源于江西,还有说二黄起源于湖北,争到最后二黄腔的祖宗到底在哪里,是从哪里发源,又是怎么流传的成了一笔糊涂账。十几年以前,安康的一位学者,也是我的朋友朿文寿先生做了一篇很重要的论文,他提到二黄腔的源头在安康——汉调二黄。从安康顺着汉江流传到湖北武汉三镇,发展成一个很重要的汉剧。从武汉三镇再顺着长江传到了安庆,安庆的徽帮到扬州最后进了北京。我觉得他这个路子是顺的,而且他引证了很多很丰富的文献,还落实到汉调二黄的乐队伴奏的指法和功法,所以最后在王国维戏曲论文评奖的时候我们给他了一个大奖。当然这还是一个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到底二黄腔是不是就是起源于这个安康,还可以讨论,但毕竟是重要的一说。不管怎么说,安康的汉调二黄是一支非常古老的戏曲声腔,这个戏曲声腔怎样很好的存活和发扬光大,是很艰巨的历史任务,非常重要,所以汉调二黄能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有道理的。第二,汉调二黄保护和传承要怎么办?一是要人才,得有人。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的演员队伍平均年龄28岁,现在已经算是很年轻了。年轻有他的缺点,就是经验不丰富,但也有他的优点,就是前途无量,他的艺术生命还会延长很多年,老艺人要传好,帮好,带好;二是得有好戏来支撑,没有好剧目支撑的话你怎么保护啊?既要把传统剧目整理后演得更加好看,也要有新创的戏,不管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都成为拿手好戏,这样戏曲的活态传承才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现在来看,汉调二黄有很好的一个剧团,有年轻的演员队伍,近几年也有拿手的传统剧目,现在还有拿手的新戏,说明这个剧种在你们手上非常有希望。第三,我觉得《莲花碑》是一本很好的戏,这一个戏讲述了一个传统色彩很浓厚的故事,唱响了一支道德与真情的颂歌。他塑造了两个挺不错的人物,一个是荷花,一个是建强。我想,“莲花碑”肯定是没有的,这只是个传说,碑在戏中也始终没有出现过,他只是一个象征,一个比喻,一个符号,一首诗。荷花品质高尚,年轻守寡,孝婆婆,爱丈夫,疼小叔,怜儿子,他还有一段很不平常的爱情。这样的故事在传统的戏剧里面并不少见,这是传统话题。从明清传奇到清代地方戏都有这种剧目。但是《莲花碑》把这样一个单纯的故事框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比如荷花是一个现代人,但传承了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所以很动人。昨天演出时剧场里的效果可以看到苏州的市民、普通老百姓非常喜欢,不断地鼓掌,最后演出完还到台前来见演员,恋恋不舍,不忍离开,说明这个戏很接地气,大家很喜欢,这样一个故事在今天可以引起共鸣,这样一个女主人公受到了当代人的尊敬。男主人公建强很有钱也很善良,有很多优秀品质,见义勇为,扶困济贫,对爱情坚贞不渝。这样一个有钱人的形象,在中国戏剧舞台上还是比较独特的,一般说土豪都说不好的一面,这个很有特点,而且形象也竖起来了。其他的配角都很尽心尽力,从小商小贩一直到跳歌舞的年轻人表现都很好。而且这个戏有不少的段落演出很精彩,非常用心,看后很欣赏。比如序幕和尾声首尾呼应,像一首诗;荷花舞配上鸡鸣狗吠之声,烘托强烈的农村色彩;第一场两条扁担对舞,建强的一百零八封的情书,荷花教育小叔子,荷花和建强月夜相会,风雨之夜荷花寻找婆婆等段落都很精彩,很动人。从昨日演出情况看,我觉得很成功。打造了这么一个好戏,剧团再往下发展的路子就顺畅一些。《莲花碑》作为新编现代戏,不是说他尽善尽美,过分吹捧也不对,可斟酌推敲的地方也有。第一,就是故事的可信性还有不周的地方,有不细腻之处,应该更有说服力一点。比如莲花碑在我来看就是对一个模范女性的宣传和肯定,就是这么一回事儿,碑不存在。我想即使离开了莲花碑这个文物,这个故事稍加改编依旧是个动人的故事。但是有了碑,斧凿的痕迹、编剧刻意为之的痕迹就比较明显。比如林大山黑夜里头一个人悄悄地找碑,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大家伙白天都找不到,你晚上还去找这是很愚蠢的;婆婆装疯,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情节,但拖得太往后了;还有林小山两天时间造出了假碑,挖碑把房子挖塌了等等,像这些细节都不太可信。另外作为一个模范人物,建强这个人物有点过分的理想化和简单化。这些细节应该再斟酌,争取把它做得更圆满一点就好了。总之看了这个戏我感觉很好,我也向所有安康的同志表示尊敬。谢谢你们。
康式昭:原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会理会长,北京文艺学会副会长;著有文艺论文集《鼓吹与论争》、《文化:湖边思索录》。
我看《莲花碑》是抱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的。因为很多很古老,传统非常深厚的小剧种,现在出现了非常大的困难。在此之前,我了解了一下汉剧的情况,包括武汉、广东、福建的汉剧发展都很艰难。所以安康的同志坚守、守卫汉调二黄这个古老剧种,非常值得尊重。其次我讲办节宗旨,是五句话十个字。第一是展示,展示成果;第二是交流,就是互相之间观摩交流学习;第三是激励,评奖是一种激励,在全国的舞台上展示也是激励。《莲花碑》能够在全国性的平台上,在中国戏剧节的舞台上进行演出,本身就是一种鼓励;第四是提高,通过交流广泛听取意见,争取提高;第五个要旨就是惠民,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是中国戏剧节一直坚持的正确方向和办节宗旨,我很欣赏。第三,对《莲花碑》这个戏本身,我觉得他有很突出的优点。他歌颂了民间底层一个最不起眼的草根妇女,她具有一种传统美德。孝顺婆婆,扶持婆家的弟弟,还抚养了自己的孩子。这些是民族传统道德中美好的德行。这个戏歌颂了这样一种道德,本身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一点也是你们汉调二黄能够在观众中受到欢迎的前提和基础。女主人公荷花这个形象我认为是塑造的成功的、丰满的,这个演员也很不错,也很好。但是这个戏我认为最大的不足是对“莲花碑”的设计。因为莲花碑是皇帝奖励的,应该是很威武很壮观的,它不是茶杯的“杯”,这样一个碑小山怎么伪造得出来还骗了人,他在哪儿造呢?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围绕这个碑的很多情节经不起深究。想借碑做文章,但碑的本身又站不住,基础不稳,剧本还有不成熟之处,所以这个剧要再提高首先是编剧问题。最后,这个戏我看到非常好的一个方面是培养新人,演员平均年龄20多岁,舞台上的两个主角,一个不到30岁,另一个也是70后。你们能够安于清贫,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守卫祖国的文化遗产,守卫祖国的文化瑰宝,你们安康的同志,从领导到演职人员都是可贵的,在这里我要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