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获双项“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时间:2015年01月15日09时42分 作者:

2015年元旦前夕,陕西省文化厅授予汉滨区2014年至2016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汉调二黄、小场子)”称号,同时颁发了“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汉调二黄、小场子)”荣誉奖牌。

“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陕西省文化厅为传承和弘扬我省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建设、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而设立的文化项目,每三年申报一次。它要求所在地方党委、政府要将“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工作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其目的是深入发掘和盘活各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各类优秀民间文化资源,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生态的整体保护和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民间文化队伍及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个区同时获得两个项目的艺术之乡称号实属不易。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近年来,汉滨区在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普及汉调二黄和小场子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了加大汉调二黄和小场子等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和推广力度,每年汉滨区通过春节民间艺术节、元宵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龙舟节、东岳王庙庙会以及我要上龙舟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展演、评比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十六届民间艺术节,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两届我要上龙舟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并在各镇办举办分赛场活动,不断扩大汉调二黄和小场子等民间艺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为了做好汉调二黄的传承保护工作,2002年,汉滨区对濒临倒闭的原安康汉剧团实施拯救工程,提出“五子登科”的保护发展之路,即:从“班子、苗子、票子、场子、路子”五大方面,不断解决剧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副组长的“汉滨区振兴汉调二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出台了《振兴汉调二黄工作方案》,在就业压力大、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招收汉调二黄学员班54名,经过十几年的培养,这批学员已经成为传承保护汉调二黄和地方大型文化活动的骨干。2011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实施振兴汉调二黄工程,作为振兴汉调二黄工程的担纲者,汉滨区根据工作任务,于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招收了65名的汉剧学员班,让汉调二黄薪火相传。2014年开设了“中国汉调二黄一级网站”,宣传汉调二黄工作,扩大汉调二黄影响,开办了“汉调二黄大舞台”每周定期对群众免费开放观看,排演了《五女拜寿》《莲花碑》两台大戏,参演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均取得优异成绩。

在传承保护小场子方面,近十余年来,文化部门通过挖掘整理,创作出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场子节目,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川、河南、台湾、韩国等地表演,使小场子成为汉滨区对外旅游宣传、节日庆典、迎宾招待等不可或缺的演出内容,深受城乡各阶层观众和广大游客的热烈欢迎。《闹洞房》、《一见妹妹掉了魂》、《三绣陕西》等小场子节目先后在陕西省艺术节、首届农民戏剧节、第三届陕西省农民文化节、省“非遗”民间文艺展演周等大型文艺调演中,多次荣获各类大奖。曾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新华网、凤凰网、陕西文化信息网以及本市、区等多家媒体网站多次报道。

这次,同时获得两个项目艺术之乡的殊荣,既是陕西省文化厅对汉滨区在保护传统文化工作方面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相信,在汉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宣传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汉滨区民间艺术之乡的工作会迈上新的台阶。

 

 

 

版权所有: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办公地址:安康市汉滨区滨江大道1号建设大厦  邮编:725000
电话:0915-3358100  邮箱:ankangguangdian@163.com  
备案编号:陕ICP备19009470号-2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4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