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修行
《何谓文化》中,余秋雨教授通过理性分析文化的现象和本质,利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给出了最精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余教授理性上谈文化,感性上说人格。透彻地分析了何谓文化,何为人格,立意在文化,落脚在人格——文化的精髓,沉淀于人格,提升人格。从这层意义上讲,文化,便是一种修行!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解读灌注了正能量,强调文化的社会功用,同时也竖起了理想人格的标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核心所指,竭力自修,自我升华。《何谓文化》可以看做是提升人格的教科书,明确指出了提升文化人格的基本要素。《何谓文化》可以看做是提升人格的教科书,明确指出了提升文化人格的基本要素。
一、大爱与善良。
余教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文化这个复杂而庞大的课题。
中国儒家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他们都把爱和善良看成是最高德行,最后原则。
余教授讲述了一个的故事:美国企业家贝林勤奋一生,却感到无聊和困惑。直到2001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亚洲某地把一把轮椅推到一个六岁的残障女孩前,女孩快速学会运用后两眼发出的生命光辉,把他的生命照亮。至此,勤劳一生的贝林找到了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前不久,笔者在杂志上看到两则小故事。一则发生在巴西丛林里。一位猎人在射杀了一只豹子,这只豹子竟然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身边,喂了他们最后一口奶,倒地死去。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眼折断了猎枪。另一则发生在海边。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海滩上。一个小男孩在施救,每捡到一条,便送回大海,他不辞辛劳地努力着。一位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的。”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获得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这两则故事都体现了爱与善良。猎人的工作就是杀生,因母豹对幼豹的母爱,超越了疼痛,超越了生死,触及了猎人的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唤醒了他的善良。而海边的那个小男孩,他的善良与爱,无需语言赞颂,直接抵达人的内心。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的那样,善良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大爱,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变得宽阔。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多次表示,对于人类最终的善良原则和道德原则,不可讨论,也不必讨论。它们像星座一样高耀头顶,毋庸置疑,必须绝对服从。
余教授发出如下的感叹: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没有爱和善良,即便是勇敢的理想,也是可怕的;即便是巨大的成功,也是自私的。相反,如果以爱和善良为目标,那么,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全都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
二、感恩。
余教授说,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爱和善良唤醒。如此说来,感恩对善良和爱的意义不言而喻。
这是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得却很不顺利,以至于他有些绝望。他十分饿,他敲开了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曾给他恩惠的女子,因为病情严重,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便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热情地给过他帮助的年轻女子。当年,正是那杯热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完成了学业。那位妇女想,这次费用一定很贵,当她鼓起勇气看费用账单时,惊喜地发现,手术费那一栏有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当年年轻女子的善良,让外科大夫感恩一生,会引发了患病妇女的感恩。这种新的感恩不但会巩固甚至强化妇女内心的善良,还将唤醒更多的善良,而更多的善良则会带来更多的感恩……这是一个滚雪球似的良性循环,让善良与爱,充满人间。
卢梭说: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弘扬感恩文化,“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国外很多国家都有感恩节,美国的感恩节是11月第四个星期四,而韩国的感恩节是
三、文化贮存及风范。
余教授认为,一个人身上要拥有真正的文化,必须先“祛病”,再“进补”,不再扮演,不再粘着,应有必要贮存及必要风范。大致意思是,不装腔作势,摆脱黏着,让文化回到宏观的本性,让我们天马行空,不受羁绊。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文化贮存,去粗取精,将其贮存为生命的一部分。余教授认为这比任何最高学历的叠加,还要珍贵。尤其是“必要风范”一节,让人受益良多。余秋雨教授认为“今天的社会,太少斯文之气,太少文化魅力”。所以,文化人应有必要的风范。即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书卷气,兼容并包、宽厚体谅为长者风, “独醒者”定海神针般的裁断力,生命化、人格化的慈爱相。适度地自然地显现,引领社会风气。余教授认为文化的积淀和修养,最终还是看人格,看风范。其拳拳之心,殷切希望,让人扼腕!
守礼仪之道,树君子之风,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以行动落实心动,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贮存,在贮存中修行,在修行中升华,做一个善良有爱,懂得感恩的人,塑造健全的文化人格,濡养风范。这,就是《何谓文化》带给读者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