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不足《莲花台》
看了汉调二黄现代戏《莲花台》,觉得该剧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抓住了文艺作品要以情感人这个精髓,通过女主人公一家的遭遇,反映了我们当前这个时代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塑造了方水莲这个勤劳善良、朴实重情、外柔内刚的生动舞台艺术形象。
但是,我觉得该剧除了某些细节还需推敲外,美中不足的主要是结尾过于仓促,没有突出主旋律,抓住近十年农村生活、农民命运的巨大变化这个本质的特征,给予艺术的再现,因而“尾声”水莲家盖房的那点“亮色”,就显得突兀,缺乏充分的依据。
一篇好文章,一部好作品,在结构上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莲花台》开场不错,在浓郁的山乡小镇生活氛围中,主要人物一一出场,戏剧矛盾开始展开。随后围绕水莲的善良厚道,彭思远急于出人头地、不择手段步入迷途遭受的打击,把戏剧矛盾推向高潮。第六场彭思远在嫂嫂融情入理的感化启发、批评斥责下悬崖勒马,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中场情节也比较丰富饱满。但是,接下来就到了“尾声”:水莲家开工建房的场面。这就显得太仓促急迫了,给人一种草草收场的印象,不是“豹尾”,而像是兔子的尾巴。
我以为,在第六场之后,该剧缺了重要的一环:那就是水莲一家如何在这几年乘党的扶农、富民政策的强劲东风,走出困境,发展生产,扩大豆腐加工的副业,从而改变贫穷面貌,为盖新房打下了物质基础。这才应该是全剧的高潮之所在。这不是因袭中国传统戏剧一般爱好“大团圆”结局的老套,也不是过去文艺为政治服务指导下故意粉饰现实,人为安排的亮色,而是生活本身给我们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真切的现实依据。
新中国建立六十多年来,农村生活、农民命运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反复曲折,在上世纪末之前始终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十六大以后的十多年,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农村真苦,农民真穷”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惠农措施:从2006年起全部免除实行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到实行种粮补贴,从给孤寡老人发生活补贴到给全体高龄老人发养老补贴,从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到实行农民医保,从对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到“蛋奶工程”等等,这些都是过去几千年农民想也不敢想的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水莲一家作为千百万农村贫困户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应该能够得到实惠,缓解困境;按照她勤劳善良,自尊自强的品性,发展副业、发家致富也是完全可能的。剧作应该用生动的情节突出这个变化过程,才能真正表现出这些年农村生活的本质,才能突出文艺真实反映生活,塑造勇于乘改革大潮努力拼搏,改变自己贫穷命运这个主旋律。发挥文艺作品以艺术形式教育人、鼓舞人的积极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基于以前左倾文艺思潮片面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而那时的“政治”本身也走向偏差)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我们不再提这个口号;但是这不等于文艺可以完全脱离政治,因为政治作为社会生活的主导,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它。关键在于是否把握住了某一时期政治的本质特征,从而进行歌颂或抨击;是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让群众喜闻乐见,还是刻板教条、标语口号式的政治说教倒人味口。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时刻不能忘记的创作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思想艺术俱佳的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姚维荣,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安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康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
联系电话:3261535 13399255719
邮箱:ankangyingh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