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城文化第一人
春面桃花,他是从山坳里走出去的著作颇丰的大作家。
夏面莲花,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中看中用的哲学家。
秋面桂花,他是吴刚捧出桂花酒对天说话的文化实干家。
冬面梅花,他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亦在丛中笑的社会活动家。
他就是吴建华先生,姓吴,名建华。口天吴就是天让人说话,使他慧眼识得太极城,并由此妙笔生花!
“粗识”吴建华先生,是在2005年的春天。当时任小河邮电局局长雷钟学同志,为我送来小河邮电业务监督员聘书的同时,还送来了一大包各类杂志报刊,其中还有一本《灵岩》杂志,当时的《灵岩》是旬阳的代名词,主编是建华先生,刊中的诸多文章触动了我的心灵,简直是爱不释手,经常置于枕边生怕弄丢了。转眼到了
此后不久,我从《文联艺苑》报上看到了县文联吴建华主席组织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向我学习的会议消息,报纸和刊物是县作协秘书长鲁延河同志赠送的,其实《灵岩》已华丽转身为《太极城》了,令人喜出望外。我便照上面的地址给建华先生打了电话,想能得到他的佳刊佳作,以便从中学习精彩文字,以及能够了解旬阳的发展动态和旬阳的精神风貌,还有太极城文化研究的趋势。电话里他慈祥和蔼的声音,鼓舞人心的话语,顿时使我浑身上下掠过一股暖流,温暖了每一根神经及脏腑。不久,一大箱子书籍寄达到了我的手中。其中有《太极城》杂志、《走出山坳》《太极岛始光》《女人与陷阱》《西部崛起大趋势》《石磨上的美文》《序跋言论集》《旬阳散文选》《儒道文化一百句》等书籍,后来他又赠给我《走向智业文明》(黄明理、赵永昌、吴建华三人合著的哲学书籍)等一批佳作,使我在阅读中深受启发,有时读到精彩处,就分享给身边的人,雅听雅赏。吴建华先生在县委县政府上的高度重视下,半生做了许多闪亮的事业,诸如慧眼发现太极城,寻找八卦镇,倡导打造中华太极哲学城文化品牌,注册“旬太城”商标,创办《太极城》刊物,与旬阳的文化同仁一道积极奔走,成立太极城文化研究会,组织国际性太极城文化研讨活动,为“世界罕见、中国唯一”的中华太极城,赋予其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先后主编了《太极城文化研究》上下两集,撰写了《中华太极城传》一部,使生态、和谐、智慧与崇道尚德的精髓文化,植根旬阳,深入人心。假如你到旬阳随便走走,你就会发现旬阳人身上有诸多太极文化的影子,吴建华先生就是在研究中发现了“旬”是一种太极,旬阳因旬水而来,“旬水”——“旬阳”——“旬太城”,旬水因“江河龙行、阴阳自现”,而成为旬阳人的哲学模型。他的研究著作一改千百年来“金线吊葫芦”的旧名,把“旬阳人”提升到“太极人”的高度,从而提出:“宣传中华太极城、打造旬阳人品牌、成就旬阳人梦想、关注中国人发展、走向职业文明”的建设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开始实施三大战略:一是成了旬阳人文学会,组织与团结天下旬阳人形成会员队伍,逐步在西安建立总会,在各省建立分会;二是办好《太极城》会刊,以此团结会员,交流信息,网络人才;三是在太极城创建两馆——王愚纪念馆、旬阳英才展览馆,作为革命老区旬阳青少年的教育基地,从根子上育人。通过展览,向世人昭示旬阳人的历代英模豪杰所创造的辉煌过去、今天和未来,从而让更多的旬阳人坚定信念,走向成功,成为中华民族品牌式的人物。这些构想与作为,都是吴建华先生废寝忘食的研究成果,也是他和更多的支持者们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建华先生的作为,符合党中央的十八大精神,更符合旬阳的实际需求,因而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调拨青泥湾小学作为馆址,拨出专款征集文物,多次在县内外召开专题会议,同时得到相关单位、企业的积极支持。
在旬阳两馆即将开馆之际,他和他的同仁们凝聚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心血汗水,每次我与建华先生通电话,他不是在回旬阳的路上,就是在去西安的车上,尽管他已经调入省文化厅工作,但他依然在恪尽“文化自觉”的职守。他很忙很累,他很敬业很奉献。在展览装修布展基本到位时,他禁不住地开怀大笑,高声吟唱:兰草花哟,哟依吆号嗨……是的,展馆将在明年兰草花盛开的季节开放,开放出旬阳人的精神花朵与生命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