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汉阴万亩古梯田的神秘面纱
群山环抱中,那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梯田在沟沟坎坎中延伸,犹如天梯直上云端,仿佛只要拾级而上,就可登上蓝天。站在山腰,放眼望去,梯田就像串串珍珠点缀大地,又如颗颗明珠洒落人间。而那田间的房舍、袅袅的炊烟、劳作的人群,又好似一幅浓浓的山水田园诗画。
这就是汉阴县漩涡镇的万余亩古梯田。
早在2009年7月,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安康市文物普查队考察认定,这万亩梯田为清代嘉庆年间所建,属本次文物普查在汉阴的重大发现。
百变古梯田“一日四景”
“凤堰古梯田由主体文物凤江、堰坪梯田和附属文物茨沟吴氏民居、太平堡遗址四部分组成。分布在海拔500至
梯田灌溉系统完备,依靠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四季不绝。
爬上堰坪梯田对面的山上,记者看到,凤凰山南坡,一座座几十级、上百级的梯田,从山脚顺着坡势蜿蜒向上伸展,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山,在山泉流淌的叮咚声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柔软的东风已经将土黄色的梯田吹出了点点翠绿。
“再过一个月,种下的油菜花就开了,到时候满山都是,好看得很。”一位正在田里施肥的村民说,堰坪梯田东西最宽处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除了堰坪梯田,修建于漩涡镇东北约
当地人向记者描述了古梯田变幻无穷的景致。清晨,在阳光的照耀下,梯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傍晚,晚霞辉映梯田,层层尽染,美不胜收;艳阳高照时,大小梯田散落山间,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雾锁时分,梯田湮没在云雾之中,难识其庐山真面目。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里各种方言相互交织,延续至今,方圆十里之内就能听到广东话、湖南话、四川话、陕西话等各种方言。外来移民和本地山民的长期杂居,使这里形成了南北交融、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北方的饺子、社火、火狮子和南方的年糕、汤圆、彩龙船等在这里和谐并存。
谁缔造了万亩古梯田
千百年来,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汉阴山民创造、总结出一套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涧,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
这万亩古梯田为谁人所修?
漩涡镇黄龙、堰坪、茨沟等村一带,吴姓族人居多,据他们家藏的清咸丰十年编修之《星沙善邑冷木冲吴氏族谱》记载,迁陕始祖吴质美原居住在湖南省善化县(民国初年撤善化县,并入长沙市)冷木冲,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移居汉阴堰坪(旧时堰坪包括黄龙、茨沟等村)。之后,善化吴氏五大房,历经14年,陆续迁徙来陕南。该族谱《质美公行状》一文中说:“当是时,堰坪田无几,而秦俗又不谙沟泄之法,待雨以田,无雨则田石,于是相戒无田。公(指吴质美)乃为杨氏(原住民)及居人力言疏导堵泄之利,度远近沟渠道,深塘陂时蓄泄。杨用以饶,渠用以昌,不数年,堰坪山麓皆垦为田”,“汉阴以南水利,实多我公纺之,夫吴氏乐利百年哉”。
这就是说,凤堰梯田是由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湖广移民对陕南开发所做的历史性贡献。
古梯田保护刻不容缓
“今年的油菜花节把主会场放在了万亩古梯田,为了方便游客欣赏古梯田风光,除了建设主会场、停车场等,我们专门修建了三个观景台,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漩涡镇赖副镇长兴奋地说,自从文物普查发现并认定了古梯田,媒体报道后,这处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在陪同采访的路上,提起古梯田,赖副镇长声情并茂地向记者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画卷。
到了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块块绿色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但看梯田最美的季节是冬天,因为注水后的梯田会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从而凸显出梯田婀娜曲折的轮廓。再向纵深看,梯田的最高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梯田的平台处,是古朴的村庄或散居的农家,可见炊烟袅袅;梯田出沟的最下端,流淌着清澈如练的汉江……
我国梯田始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糅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它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是中外任何梯田都无可比拟的;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村民建房和农业生产缺少统一规划,对古梯田造成一定破坏。赖副镇长表示,在现代工业文明进程日益加快和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漩涡镇梯田理应得到珍惜和保护,理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