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文化“活”起来!安康文旅解锁传承新样式
安康市文旅广电系统以“文化+”创新模式破题,在系统谋划、资源活化、阵地升级、教化创新四大赛道全面发力,让孝义文化浸润城乡每个角落,为幸福安康建设注入文化动能。
系统谋划强根基
局党组始终扛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文化使命,将孝义文化深度融入机关党建和文化建设工作,制定《孝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从深入挖掘资源、阵地建设、精品创作、宣传教化等方面入手,将孝义文化深度植入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争做孝义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保护传承固文脉
举办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培训班
扎实开展文物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对市域内与孝义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包含历史遗迹、非遗技艺的数字档案库。对孝义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育和传承基地建设工作,举办非遗技艺展示、传承体验等活动。组织创排陕南道情《一封家书》、音舞快板《孝义文化兴安康》、三句半《孝义新说》、汉剧新唱《百善孝为先》等孝义题材舞台艺术作品10余部,在全市展演巡演200余场次,让广大干部群众在艺术享受中传承弘扬孝义文化。在全市800余所中小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命名市幼儿园等汉调二黄进校园示范学校102所,培育传承人队伍,筑牢文化根脉。
阵地建设树新风
安康好人馆
充分发挥群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阵地作用,市群艺馆率先建成孝义文化主题展览“好人馆”,全方位展示全市历届孝老爱亲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累计接待3万余人次进馆参观;安康博物馆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让观众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市图书馆陈列孝义文化相关书籍500余册,方便群众借阅。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让孝义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按照“四有四优”标准,设立旅游志愿服务点108个,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开展文明引导,让孝义善举成为旅游新风尚。
教化创新润民心
戏曲进乡村
以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为抓手,将“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实现全市1883个行政村乡村文化理事会全覆盖,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文艺演出、优秀家训家规推广、新民风大讲堂等文化传播活动,每年举办“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0万人次,《优秀传统家训》《最美家庭故事》等一批成果被广泛传播推广。局机关通过包联社区共驻共建、党员“双报到”、主题党日等载体,依托春节、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孝义暖冬”“文艺展演”“重阳敬老”等志愿活动,将孝义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
文化赋能永无止境,文明培育正当其时。安康市文旅广电系统将以“数字+文化”为新引擎,深化“文旅+孝义”融合模式,让孝义文化从历史深处走向现实生活,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提供强大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