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华灯璀璨是一座城市的艳丽外貌,那么群众的欢歌笑语、安居乐业、怡然自得则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内涵。如今,放眼“三沈故里·人文汉阴”,这种幸福处处绽放,大小广场、文化活动场所总是歌声飞扬、乐声阵阵,跳广场舞、唱小曲……年轻人、老年人,城里人、乡下人,都在享受着文化带来的快乐;每逢周末,观展览、品书香、看电影……群众在家门口各个文化场馆就能享受多样的文化服务。这些令人欣喜的场景,无不展现了汉阴县文化惠民的成效。文化的沁润,使汉阴这座贫困山区的小城,更加彰显出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与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接轨的气质与风姿!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文化惠民,不仅是这座城市最响亮的口号,更是这座城市最卓著的行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创建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加大财政投入,建设设施网络,加强队伍建设,丰富服务供给……近年来,汉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及全市创建规划的要求和标准,把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产业转型、民生转型、生态转型战略相结合,坚持“五位一体”,健全机制,以创促建,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手持彩练当空舞,拼尽豪气逐苍穹,经过全县上下共同的努力,汉阴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均衡覆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高质量均等提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按要求配备,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分布均匀、功能齐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奋力书写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时代美好画卷。
夯实基础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臻完善
让群众享受“文化大餐”,首先得有阵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载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示范区创建的硬性指标。近年来,汉阴县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为主线,有效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每年预算不低于15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资金,完善县镇村三级硬件设施,配齐文化干部,不断提高基层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基本满足了基层群众就近、便捷地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
在城区,累计投入2亿元,有县文化艺术广场、国家B类剧院、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三沈纪念馆、沈尹默书法研究院、城东体育场、24小时书吧、书法展览馆、家训展览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免费对外开放,温馨的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服务使各种文化设施成为市民的“文化加油站”……县文化馆为国家一级县馆,县图书馆为国家三级县馆,三沈纪念馆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教育示范基地,今年9月,全国首个“中国家训文化之乡”落户汉阴。
在乡村,10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电影服务队、业余文化团队等,各镇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漩涡镇借助国家级文保单位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资源优势,大力弘扬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实现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城关镇依托三沈文化产业园,突出品牌打造,强化要素保障,入选省文化产业“十百千”重点园区;双河口镇深挖驿站文化、红色文化,建成3A级景区;涧池镇家训文化、双乳镇硒莲文化等文化标识风格独特。按照“6+X或7+X”标准,投入3000余万元,对全县15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建设文体广场和百姓大舞台,并配送相关文化活动器材,村文化活动场所已成为群众自娱自乐的好去处。
汉阴县在实现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的同时,每年拿出60万余元,为150个村(社区)配备一名文化妇女专干,专门负责村级文化活动,帮助乡村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人民、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重心下移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实施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项目,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水平,丰富和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内在要求。汉阴县坚持以人为本做优服务,下沉购买资金、下沉购买主体、下移文化活动重心,通过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有效对接农村群众需求,县文化馆、图书馆、三沈纪念馆组织开展流动文化馆、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非遗”展览等活动,将优秀文化成果、历史文献、物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图片、宣传展板等形式送进乡村、社区、企业、军营、学校,拓展了全县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文化成果的认知。同时四季旅游季、农民丰收节、春节民俗展演、中秋诗会、文化扶贫扶志三下乡、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实现了常年不断,常办常新,把文化活动从城市逐渐延伸到乡村,让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的文化广场上畅快的流动起来,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使者队伍是汉阴县为弥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不足而采取的一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县成立各类民间文化社团167支,招募文化服务志愿者1000余名,建立业余文化人才信息库,每年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文化知识普及、文艺展览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特殊人群服务活动30余场次,电影放映1692场次,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让普通群众成为了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服务者。
周末,县图书馆三楼图书阅览室里座无虚席,以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为主体的读者们正聚精会神地面对着电脑屏幕,有的看书,有的查资料,也有参加读书会的。楼下是文化馆的多功能排练厅,旗袍协会的阿姨们,正在扭动着阿罗多姿舞步,玩起了时装秀,房间里不时响起爽朗的笑声……
在乡镇农村,农闲之后,乡亲们放下锄头,文化站里挥毫泼墨,潇洒自如;文化广场上唱跳念打,有模有样;农家书屋里看书读报,爱不释手……惬意生活,乐哉悠哉!城关镇三元村每年精心组织的乡贤茶话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以及平梁镇界牌村每年组织的农民春晚等各类赛事活动,已形成文化“大家办、大家演、大家看”的长效机制,让群众享受到创建带来的“福利”。
“每天傍晚,大家在社区工厂、经济合作社干完活,就到新建的文化广场敲锣打鼓、跳广场舞、唱花鼓、看电影,休闲娱乐。”紫云南郡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妇女专干俞冬丽负责广场音箱调配、组织活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创新探索 公共文化建设模式更加多元
创建不是“独角戏”,而是琴瑟和鸣的“大合唱”。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汉阴县积极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实施文化+ 融合,创新推动公共文化多元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推动创建工作与创新试点融合。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新模式,在全县选取3个示范村、3个社区试点推进乡村文化理事会工作,初步实现了文化服务由“办”到“管”的转变。汉阴三元村的变化,无疑对乡村文化理事会的建设有着宝贵的启示,引导本村群众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活动、参与监督,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建设中发挥了明显作用。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入选全国第八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二是推动文化服务与脱贫攻坚融合。创新推行“一个社团、一项推广、一场活动”文化服务机制,定期开展“文化扶贫扶智扶志”“文化点亮家园”等文化下乡活动。说起“文化扶志扶智.新民风”助力脱贫攻坚,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霞深有感触说道:我们社区都是来自十个镇的贫困搬迁群众,以前村里文化设施少的时候村民有些思想空虚落后,刚搬过来时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出楼户,自从社区文体活动中心(舞台)等相关文化设施建成完善后,现在社区的群众自己都能够上台参与并享受文化盛宴,群众素质提升起来了,人心凝聚起来了,致富发展的动力也足起来了。
三是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围绕 “一心三线”全域旅游格局,串联起县、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精心筹备和组织“四季旅游”活动,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影响力。汉阴将家训文化资源融入枞岭村公共文化建设,建成对外开放了“省级家风家训示范基地”,沈氏家训展览馆和枞岭村史馆目前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亮点。走进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既可以看到由沈氏祠堂改扩建的沈氏家训展览馆,又可以看到由村民自住院落改建的村史馆,村史馆复原了旧时生活场景,展示了200多件老物件,展现了枞岭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
四是推动文物保护、传承和利用相融合。依托全国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努力让文物活起来,让游客走进来,景区内群众自发参与、共建共享,人均纯收入7年来增加4117元,增幅达69.3% 。2019年,凤堰古梯田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 6月,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在凤堰古梯田圆满举行。
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用来形容以往农村的文化生活一点不夸张。随着汉阴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今再看汉阴城乡,光景已大不相同,白天可以去活动中心读读书、写写字、上上网,晚上可以到大舞台跳跳舞、唱唱歌、走走秀,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有“时髦味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公共文化生活中,学会品味生活,回味文化,崭新的文化生活,多彩的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正在新时代的美丽汉阴绽放绚烂的花朵。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