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安康的驿站 参与文化的通途 乐享文化的家园 安康文化的词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创建专栏>工作动态 > 正文内容

村里的夜 不再静悄悄——2020年陕西省平利县“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掠影

作者: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徐金玉(供图:平利县文化馆)发布日期:2020-11-17 08:25

 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皮影灯箱;一双手端着锣、钵、镲和平利县特有的莲花落;还有一个人肩扛着搭架子用的数捆竹竿……这样一行班社队伍,正走在乡间小路上。

 

 近日,2020年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开展得如火如荼,平利县文化馆班社表演的弦子腔、皮影戏,一扫村落冬夜的冷寂和落寞。

 

 

“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点亮了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的夜晚

 


送到“最远的基层”

 

 入冬了,只要天一擦黑,八仙镇龙门村就陷入静寂,村民们鲜少外出,都早早围坐在自家暖烘烘的火炉旁。


 但这日却有些反常。夜幕降临,大幕拉开,八仙镇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在不足10平方米的一方“戏台”上,伴随着弦子腔悠扬的旋律奏起,皮影木偶灵动地跃进白色幕布,唱念做打、喜怒哀乐,将人间市井的细密与美好表现得惟妙惟肖。彼时的舞台前,上百位村民端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头发花白的老汉脸上噙着笑,抱着娃的妇女目不转睛,更有七八岁的孩童好奇地直接跑到了后台。


 “眼前这一幕,就像我们过去看露天电影一样。时代在发展,人们对于这种休闲文化体验的需求却始终没有变。”平利县文化馆馆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人员郭明亮说,尽管戏台陈设简单,又是露天演出,但丝毫没能影响大家观看的热情。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来观看,也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八仙镇,一直以来是文化馆“戏曲进乡村”活动开展的一块“心病”:这座位于平利县南部的小镇,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由于路途较远,班社的表演者多已六七十岁,所以迟迟未能成行。


 “今年,听说八仙镇的村民对弦子腔很感兴趣,我们克服多重困难,将弦子腔第一次‘送’到镇上,并连续为3个村进行表演,让他们过足‘戏瘾’。”郭明亮笑着说。而村民也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最真诚的欢迎。为了迎接班社到来、配合演出,当地特意安排了广场舞表演。


 “这是一场没有‘彩排’的联合演出,我们和村民首次搭档‘同台’,既增加了互动性,又丰富了表演内容,他们高涨的参与热情让我们心里很暖。哪怕晚上11点多到家,也觉得非常值得!”郭明亮说,“当天的线上直播,还吸引了600多人同步关注。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和认可,我们也更有动力多来表演,把非遗文化送到县里‘最远的基层’。”郭明亮说。



馆员特别的“嗜好”

 

 睡前看看天气预报,晨起外出望望天,这样的习惯最近成了平利县文化馆馆员的集体“嗜好”。不为别的,晴天就是演出的信号。


 “现在只要天气好,我们都会下乡演出。像这周天气不错,我们天天都演,已连续表演了三场。”郭明亮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戏曲进乡村”的活动没能如期展开,大家希望借助这后三四个月,把村民的非遗文化课赶紧“补”上,把弦子腔、皮影戏送到大家身边。


 “戏曲进乡村”活动从9月下旬开始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除受天气状况影响无法演出外,活动基本达到一日一场,目前已累计去了3个镇的25个村。25场演出,按每场演出现场观众平均达到100人来算,已经覆盖了近2500人。


 “每次演出结束后,村民们都会上台和我们合影交流。有的村民感慨:现在国家政策好,在家门口就能听戏看戏,尤其还能听到熟悉的乡音——弦子腔,倍感亲切。”郭明亮介绍。弦子腔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它是起源于平利县民间的地方戏曲,又名弦子戏。自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产生发展以来,历经200多年的历史,已广泛流传于平利县境、安康、镇坪、岚皋、旬阳、白河及湖北省竹溪、竹山10余县毗邻的山乡村镇。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弦子腔在平利可谓家喻户晓,但现在受市场环境影响,大多数年轻人对弦子腔越来越陌生。”郭明亮说,为此,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弦子腔的传承保护工作,一方面大力开展传承人带徒授艺传承活动,吸引兴趣人群进入班社、加入传承队伍;另一方面常年开展展演活动,保证弦子腔走进基层,保障非遗项目走进大众生活。



让戏曲留在乡村

 

 “书文戏理、润物无声。近年来,随着视野的开阔、见识的宽广,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如果送的戏曲达不到群众的需求标准,‘戏曲进乡村’也就没有了观众基础,自然也失去了意义。”郭明亮介绍,为此,他们在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时充分根据群众需要精选曲目,确保戏曲真正能进得去乡村,并且让戏曲能够留在乡村,切实促进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演出的剧目以传统的古典戏、宫廷戏、公案戏和情爱婚姻戏为主,比如《下河东》《歌唱新农村》《女娲故里游》《取长沙》《旗牌关》《马踏五营》《三不愿意》《拜新年》等,既有传统剧目,也有结合时代发展新编排创作的剧本,在故事中传递家国情怀,在表演中介绍风土人情,让每一次演出都能成为新民风教育的良好题材。


 “人们奔向小康的幸福生活,物质需要必不可少,精神需求也要及时跟上。希望这样的展演,不仅让非遗文化有效传承,也能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拓宽他们的休闲文化乐趣,满足他们更加美好的生活向往。”郭明亮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