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沟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社区是汉滨区中心城区“五大安置社区”之一,于2019年9月底全面建成,集中安置全区20多个镇办400户1891名贫困人口。如何让来自不同镇办、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搬迁群众迅速融入新生活?汉滨区江北街道办通过建强支部堡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社会治理、扩展增收渠道等,让搬迁群众无后顾之忧。
他们通过考察,精选党支部书记,配齐支委成员,推行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自此13名搬迁党员和1891名群众有了自己的“主心骨”。社区党支部及时把易地扶贫搬迁中党员致富带头人吸纳进党支部,培养后备干部,并探索建立“网络党支部”,真正实现“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
搬出来容易,稳不稳得住才是关键。来到刘家沟安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百姓大舞台、健身广场一应俱全,公立中小学方圆0.1公里有4所。2020年以来,他们按照四室分离标准,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边建设社区卫生室;新建百姓大舞台和1000余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建设文化活动室120平方米,含图书室40平方米,配备各类图书2000册、广播设施设备1套、文体活动器材5套;配建社区公共厕所1处和3个垃圾回收站,努力解决群众搬迁后的民生问题。“搬下来的确方便很多,小的就在跟前上幼儿园,他爸骑车送几分钟就到了。”原籍早阳镇包河村的陈开群感慨道。
刘家沟社区的图书室一角
搬迁群众多、来源面广、文化素养各有不同,这给该办社会治理带来新机遇新挑战,也提出更高要求。他们以新民风建设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以文聚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高群众内生动力,推进社区治理。
楼栋墙壁、绿化带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 “孝” “俭” “勤” “和”各类文化元素随处可见;阳光下,连续三场的“党恩永不忘 幸福新家园”文艺汇演火热上演,文艺队员的精彩表现让群众好好过了把“文化瘾”;夜幕中,皮影戏引得大家驻足观赏,令人流连忘返……同时推行“基层党建+网格管理+群众自治”治理模式,将社区楼栋分为11个网格,推选出单元长、楼栋长、网格员,投资建设社区综治中心和遍布楼宇的摄像头,实现“人防+技防”,及时为民排忧解难。
刘家沟社区工厂,妇女们正娴熟地踩着缝纫机,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同住包河村的贫困户胡兴英,据社区工厂经理介绍,她是工厂里手脚最快、出勤率最高的人。“厂子刚办起来她就来了,心灵手巧,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差。”为解决搬迁群众和附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该街道办通过区人社部门牵线搭桥,提供厂房、员工招聘、培训等,引来“金凤凰”——高有毛绒玩具有限公司,让像胡兴英一样的20来名贫困群众圆了家门口的就业梦。
梅小婷是谭坝镇龙洞村人,一家4口2019年10月搬到新家。进城后,两个孩子送到高新四小上学,闲下来她在楼下超市应聘营业员。“一个月2000左右,还不错。”老公也是个有想法的小伙子,在摸清市场后卖起卤菜。“每天荤、素加一起大概有50来斤,给朋友的火锅店送些,刚起步,生意也还行。”梅小婷一边顾店,一边盯着摊子。
该办还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宣传引导搬迁群众就近务工。增设公益性岗位5人,参与社区后扶项目建设用工10余人。同时与各镇办一道动员搬迁劳动力就近务工,实现户户有收入、户户能增收目标。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