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安康的驿站 参与文化的通途 乐享文化的家园 安康文化的词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旅资讯>动态联播 > 正文内容

李焕龙:陕西案例的安康样板

作者: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来源:书香安康发布日期:2021-04-15 13:55

 作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这次应邀到延安出席全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年会,报到当晚,就因大会配发的一本新书而获得教益。

 

 这是由陕西省文旅厅厅长任宗哲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与实践》。据执行主编、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段小虎研究员介绍:本次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持和指导的陕西“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征集工作,得到了各地市、区县文化主管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省厅直属单位、文化企业的积极响应,10个地市及杨凌示范区、韩城市、西咸新区和省厅直属单位共提交创新案例160个,课题组经过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环节,最终遴选代表性创新案例120多个,其中西安市20个、宝鸡市15个、安康市14个、榆林市12个、延安市9个、咸阳市9个、汉中市9个、渭南市6个、商洛市7个、铜川市7个、韩城市3个、西咸新区2个、杨凌示范区1个、省直机关6个,内容涉及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供给改革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创新、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乡村文化建设创新、阅读推广服务创新、文化扶贫扶志创新、文化艺术产品创新及其他文化服务创新等12个主题。

 

 

 通读全书之后,我欣喜地看到,安康案例不仅数量居多,而且特色鲜明,分别为:乡村文化治理“三改革”的安康实践;艺养天年——践行中华孝道时代精神的旬阳实践;“流动讲习所”让新民风吹遍秦巴山区、汉水两岸;“安康·阅读起跑线”打造社会力量帮扶新机制;白河“三苦精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三维创新”;“汉剧振兴”——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汉水人文”博物馆群再现“秦地楚风”文化魅力;挖掘乡村“文明生长点”——汉阴县枞岭村善治实践;“三培育”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新动能;紫云南郡社区——用乡村文化治理提升扶贫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三结合”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新领域;新民风引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金寨实践;新民风建设为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

 

 在体制机制、供给侧改革方面,安康的《乡村文化治理“三改革”的安康实践》,结合新时代国家发展新战略、乡村治理新问题、文化建设新任务,以“新民风建设”为引领、以“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为抓手,系统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观念变革、治理结构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形成了贫困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安康样板”。

 

 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安康通过示范区创建和制度设计的推动,使曾经在金州大地繁盛数百年而又一度沉寂的“汉调二黄”,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安康“新民歌剧”将历史悠久的紫阳民歌与现代歌剧相结合,出现了“听说演《嫁嫂》,放下碗就跑”的热闹景象;旬阳县用“艺养天年”老年人文化服务,践行了中华孝道时代精神。

 

 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方面,安康呈现出喜人态势。石泉县后柳镇文化站列入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安康市图书馆被列入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从而开启了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崭新实践。

 

 在乡村文化建设补短板、调结构、促公平方面,安康按照国家“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文化建设战略重心向农村、基层倾斜的政策要求,先后在乡村文化建设领域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陕西成果。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充分聚焦乡村文化“三个建设”——聚焦乡村新民风建设、聚焦乡村文化服务能力建设、聚焦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选题方向,提出了“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课题,形成了以新民风建设为引领,以乡村文化“三改革”“三培育”“三结合”为核心,以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系统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六新实践”和“八大工程”,为解决贫困地区乡村文化建设“末端难题”做出了有益探索。汉阴县三元村成立“乡村文化理事会”后,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86万元支持文化建设,打造出“乡贤茶话会”“孝老敬亲院坝会”“农民趣味运动会”等村级文化服务品牌。该县的枞岭村将新民风建设和“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相结合,投入60万元建成陕西省首个家训文化村史馆,通过强化家风家训教育,解决了以往村班子没有威信,群众没有凝聚力,社会治理矛盾突出等问题;紫云南郡社区通过“文化理事会”组织文化活动,实现了异地搬迁贫困群众的“文化融合”,提升了搬迁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目前,安康在完成32个村(社区)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已经在全市1883个村(社区)全面推行“乡村文化理事会”和“乡贤读书促进会”建设。

 

 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安康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为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安康·阅读起跑线”,以文化“精准扶贫”为核心、以行业“结对帮扶”为形式,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安康经验”;白河县以“三苦精神”为动力,以政府、市场、社会精诚合作为手段,推动了公共文化建设“三维创新”。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发挥引领作用方面,安康的经验性案例大多聚焦于国家文化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案例数量多、质量好,个别服务创新案例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汉剧兴市、新民风建设、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等案例,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形象,反映出科学的创建规划和系统的制度设计,对于提升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和服务效能,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书的价值,在于案例的指导性、操作性强,具有科学实用的示范意义。正如段小虎研究员指出的:这些优秀案例,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陕西公共文化的发展成就,全面展示了各地服务创新成果。一方面有利于各地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地域性优秀案例、创新经验发挥出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降低各地探索、创新与改革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为陕西“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和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介绍
 


 李焕龙 

 

 安康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文化研究专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型图书馆联合会常务理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