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安康的驿站 参与文化的通途 乐享文化的家园 安康文化的词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旅资讯>动态联播 > 正文内容

让文化惠民 融入百姓生活——岚皋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略

作者: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来源:《安康日报》 记者:梁真鹏发布日期:2020-09-24 08:42

 农家书屋和安康阅读吧里享受阅读惬意生活,社区活动中心吹拉弹唱歌咏幸福生活,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广场上踏歌起舞健身操悠然乐哉,陕南花鼓汉剧小唱回味无穷……城区15分钟的文化生活圈、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使人们走出家门就可以融入文化惠民生活。凡是生活在岚皋的人们,对这样的群众文化生活一定倍感亲切,在匆忙的岁月里,总有一股浓浓的文化馨香沁人心脾。

 

 在岚皋,人们不再为听不到戏、读不到书、品味不到文化而犯愁。近年来,岚皋县文化系统组织了各类主题文艺活动和公益培训,通过以奖补促发展的方式,鼓励文艺社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些文艺团体利用节假日,自发组织艺术展演和艺术培训活动,形成文化志愿者队伍,直接服务基层群众。依托“乡村舞台”建设,注重挖掘民间艺术,以推动组建民间文艺团体的形式,打造地方文化。镇、村组建的社火队、舞蹈队等,已经成为全县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常年深入农村送戏,每年下基层演出在100场次以上。

 

阅读不打烊,岚皋夜不黑

 7月10日,安康阅读吧岚皋县图书馆城关镇分馆开馆,这标志着陕南首家镇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岚皋开放。这座新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24小时的阅读体验,在这里,读者可以在家门口满足阅读需求,享受到完全自助化、智能化、全天候的全新阅读体验,搭建起了24小时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所。阅读者只需通过身份验证和读书卡,就可以随时进入,享受休闲阅读的幽雅环境。

 

 

 今年以来,岚皋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县文化图书馆在全力建设文化图书馆总分馆、实现县镇图书通借通还的同时,务实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现岚皋县智慧图书馆顺利建成并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通过。该项目包括岚皋县智慧图书馆总馆和城关镇、民主镇、佐龙镇3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目前,全县智慧图书馆总馆民主镇、佐龙镇两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也陆续开馆。定期举办的夜场阅读活动最受欢迎,此举吸引了更多读者走进并利用图书馆,新兴的自助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在不断拓展的多元布局中,呈现出日益丰富的面貌,市民的夜生活也越来越充满了“文艺味儿”。

 

 在岚河书苑记者了解到,随着暑期和假日的来临,每天来阅读的学生和市民络绎不绝,岚皋县城关小学五年级学生朱若兮已成为书苑的常客。她不无兴奋地说,她经常来这里,在这里读书能渐入佳境,增加她的阅读兴趣。

 

 在岚皋县文化图书馆城关镇分馆,图书管理员胡兵正在整理书籍。他告诉记者,该图书馆是集阅读、休闲、借还图书为一体的多功能图书馆,去年10月在县图书馆的支持下开馆后,一直坚持24小时免费开放。“市民和附近的读者朋友对这个图书馆的开办,评价非常高!他们平时更愿意抽出休息的时间,把自己的小孩都带进我们的图书馆、图书室,认真地阅读,汲取精神的食粮。现在周围的一些群众从原来的或守在麻将桌旁、或划拉着手机屏幕、或追剧成迷的状态,渐渐被书香吸引,被诗书陶醉,陆续培养起看书的良好习惯了。”

 

 自2018年底开设陕南首家县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来,目前岚皋县已建有5个自助图书馆,并进行统一图书编目和图书数据加工,实行通借通还,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博览群书”,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自助化、智能化、全天候的阅读体验。

 

 在民主镇,“睦邻之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教育、工会、村级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农民扎堆在“农家书屋”里找到了致富之路。明珠社区一位村民欣喜地说:“我家种了些魔芋,常常看看魔芋管理方面的书,什么时候施肥,病虫怎么防治,一翻书就能懂了。要是没有这个书,胡来就不行,种植养殖啥都要讲究科学。”

 

 岚皋县文化图书馆馆长李刚对记者说,我们将加强管理,丰富馆藏资源,优化设备配置,使城乡群众一起共享文化成果。近年来,岚皋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着眼于与社会需求对接,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强文化阵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随着创建工作的持续推动,岚皋县加大投入,重新选址改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建成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8个、镇文化图书馆分馆12个、智慧图书馆1个,天坪村村史馆1个、农家书屋136个,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5个,启动了剧院建设,完成了全县125个村的应急广播建设和县城河滨大道5.5公里的音乐调频广播,建设建成了四季非遗文旅小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正在不断加强。

 

 如今,走在岚皋县的城乡社区和乡野阡陌,处处书声盈耳、诗风扑面,读书已经成为市民百姓的良好习惯,一个弥漫着书香气息的巴山腹地的岚皋会越来越美。

 

群众大舞台,舞出幸福来

 歌舞庆盛世,妙笔绘丹青。1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文联、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岚皋举行,50余位优秀艺术家,为山城群众送来新春文化大礼。

 

 

 1月13日晚,艺术家们在下榻酒店会议厅,15张画案整齐排列。书画名家们现场挥毫泼墨,笔会直至深夜,岚皋县书画爱好者纷纷前来观摩学习,连声叫好。翌日上午,书画家们不顾严寒,来到岚皋广场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来自省城艺术家的墨宝,带来一个别样“红火”福年。下午,慰问演出开始。唢呐独奏《闹花灯》《好汉歌》,悠扬豪迈,热闹喜庆;独唱《我的祖国》《大爱如歌》《不忘初心》等音律高亢,气势磅礴;杂技《顶缸》随着抛缸起落,险象环生;魔术《欧买嘎》令人惊喜、小品《采访的故事》给人启迪……两个小时的精彩演出,现场1000余观众大饱眼福。岚皋县地方民俗节目《巴人雄狮》、采莲船,也登台亮相。现场还发放了中国文联赠送的200余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0年新春祥瑞包。

 

 炎炎夏日,街头已少有行人,在岚皋县文化馆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在老师的带领下,舞蹈学员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专业的排练厅、音响、空调,舞蹈学员们丝毫不用顾暑热带来的影响。

 

 岚皋县文化馆群文辅导员李增艳对记者说,在以前老文化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免费的培训任务较少。现在搬到新的场地,我们有广阔的平台和优质设施,现在增加了更多的免费培训,带动身边的朋友,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岚皋县城东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这儿聚集着一群特殊的文艺爱好者,他们是县曲艺家协会成员。2010年,赵明朗等几位退休的教师和文艺工作者因为共同爱好相聚在一起,开始在广场等地唱歌吟诵诗词。该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等单位,不仅为他们提供固定排练场所,还提供经费帮扶,协会现有成员50多人。每天晚上,他们都会按时聚集到一起,传唱地方戏曲经典,吟诵美好幸福生活。

 

 晚上7点,民主镇明珠社区广场,金菊飘香舞蹈队准时来到这里演唱花鼓。这支由搬迁群众和当地居民组建的舞蹈队已经成立四年,他们四年如一日,天天搞活动。队长刘新菊欣喜地说,这个团队,边歌边舞,唱些脱贫攻坚歌曲,搞搞文化宣传,玩得很开心。

 

 近年来,民主镇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现了民主镇辖区内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累计培训乡土文化人才100多名,打造花鼓、唢呐、三句半等乡土文化团队10多支。该镇文化站长陈光瑶幸福满满,天刚擦黑,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吃过晚饭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观看晚上即将在这举办的文艺汇演。培养大量的乡土文化骨干,用他们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文化服务方面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和民主镇一样,素有岚皋“北大门”之称的佐龙镇也紧紧围绕五一劳动节、中秋佳节、三八妇女节等传统节日,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组建文化活动队伍8支、60多人,每年开展活动超过40场次。该镇文化站站长陈志全自豪地讲道,在文化创建中,通过组织文化骨干和文艺爱好者参加培训,再由这些人组织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为弘扬传统文化,岚皋县政府下发“讴歌新时代·群众大舞台”活动方案,建立“政府搭台、群众唱戏”鼓励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让采莲船、竹马、唢呐等民间艺术绽放在舞台的各个角落。全县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服务平台,组建了岚皋县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大队500余人,在镇、村(社区)组建了山歌、民歌、广场舞班社34支,成员多达800多人。

 

 8月26日,岚皋县举办2020年第三季“讴歌新时代·群众大舞台”文艺展演活动。本季“讴歌新时代·群众大舞台”结合岚皋县戏曲进乡村活动开展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展演,赢得观众一致好评。活动现场还进行了脱贫攻坚、新时代文明实践、扫黑除恶、文明餐桌等方面知识抢答,对2019年度文化发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100小时以上志愿者、学习强国·学习之星、岚河书苑幸运读者进行了表彰。本次活动自8月26日起将连续举办三场,40余个优秀文艺节目将陆续走上舞台。

 

 

 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岚皋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许祖琴说,全县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三下乡”“一村一社区”“讴歌新时代·群众大舞台”“送图书下乡”“送知识讲座”“长街宴”“杨家院子非遗美食节”等共计文旅活动500余场,观看群众近千万人次。在全县扎实推行乡村理事会建设,通过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鼓舞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并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拓展信息传播空间,充分体现群众性,扩大参与性。聘请著名词曲作家为岚皋县创作了具有浓郁地方文化元素的歌曲《岚皋幺妹》和《摔碗酒》,打造了一台地方舞台剧《巴人追梦》,极大地丰富了全县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广播回乡村,传播“好声音”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开始今天的第一次播音……”连日来,四季镇长梁村杨家院子搬迁脱贫户杨义志家那台银灰色广播响了。杨义志边调整音量边笑着说:“没想到,时隔30年,广播又回来了。平时就我一个人在家,广播就是我的伴儿。”

 

 “党的政策必须要让老百姓知道,我们要给群众提供不同的方式,让他们很方便就能知道。”蔺河镇茶园村村支书李辉平感慨地说。长期以来,茶园村通过大喇叭广播,把涉农惠民政策、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民风建设、防汛防滑等内容,传到田间地头、村屋农舍,很受群众欢迎。

 

 “我住七组,大喇叭播的啥,我这儿听不清。”赵国财曾经给村上提意见。为了解决大喇叭传播不能全村覆盖的问题,村上就用车载大喇叭,不定期沿着村道、公路进行“移动”式宣传。

 

 近年来,岚皋县采取固定+移动模式,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大力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在县城建起4公里调频广播,全县各镇、各村、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安装固定大喇叭近700余个,移动式车载大喇叭覆盖全县12个镇136个村(社区)。县、镇、村(社区)三级一体化控制平台正在建设,按照一对多或点对点传播的方式,即时转播全国新闻联播、省市县新闻,录放党的理论、惠民政策,传递好人好事,推动“好声音”走进千家万户,让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误手中活、耳听国家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