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着《走进东大街阅读吧》征文作品集,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自己首次走进“安康阅读吧”的情景。
去年12月,我带领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成员到安康市图书馆调研,李焕龙馆长兴致勃勃地陪同我们参观了安康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安康阅读吧”。参观当中,我深有感触地赞叹道:“自助图书馆”在全国不是新鲜事物,但对于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安康而言,这艰难的“第一步”,走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三项变革。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安康阅读吧东大街分馆
供给结构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和中央、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我国公共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均等化水平、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但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西部集中贫困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社会、人口以及观念性误区、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的影响和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不足、需求不足、供需错位和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安康市图书馆由于受馆舍面积、技术条件和文献藏量的制约,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然而,当安康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馆并创下读者年到馆83400人次、日到馆最高4720人次的纪录时,安康市图书馆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增长的成功实践,终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好评。在安康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安康市图书馆又相继启动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二十个自助图书馆建设项目,走出了一条符合公共图书馆发展规律和示范区创建要求的“供给创造需求”的发展道路。
服务方式变革
据说埃及托勒密国王建造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唯一目的,是收集“全世界所有人写的所有书”。但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收藏书籍的重要性早已让位于阅读推广。安康市图书馆一直非常重视阅读推广工作,形成了几个在全国小有名气的服务品牌。这次安康市图书馆举办“走进东大街阅读吧”征文活动,可以看做是继供给结构变革之后的服务方式变革。
安康市图书馆能在东大街阅读吧开馆之后的短短时间内,成功举办“走进东大街阅读吧”征文活动,并征集到来自学生和市民的356件作品,一方面证明安康社会有很大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证明安康市图书馆致力于构建安康阅读文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一篇篇文字优美、充满激情的诗歌、散文,让我们对“书香安康”建设充满期待。
空间观念变革
在传统的认识中,图书馆只是一个有着固定尺寸和建筑外壳的物理实体。但自2009年国际图联会议提出“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概念之后,国内外学术界开始认识到图书馆空间的生命活力。
事实上,在城市有限的空间资源逐渐被私有化、商业化的过程中,安康市以东大街“安康阅读吧”建设为契机,致力于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契合了公共图书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印度诗人泰戈尔用文学语言描述了这个空间的精神价值。他在《图书馆》一文中写到:“一踏进图书馆,我们便站立在无数道路纵横交错的交叉点上。有的道路通向宽阔的大海,有的道路通向起伏的群山,有的道路则直通向人类的心灵深处。在这里,所有的道路都是一往无前。”在泰戈尔的眼中,图书馆不仅是一个物质性存在,更是一个“自我解放的辉煌灯塔”。
当然,图书馆不仅是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也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1848年,为逃避饥荒,13岁的安德鲁·卡内基随家人迁移美国。在匹茨堡中心,他发现了一个“服务于学徒工”的免费图书馆。他1887年回忆说:“这个图书馆为我开辟了世界知识宝库,我开始喜欢读书了。”我们无法知道这位“钢铁大王”的商业成就与图书馆有哪些具体联系,但能够确定的是图书馆改变了卡内基,卡内基发展了图书馆——他为世界捐赠了2500所图书馆。
回归图书馆空间的社会历史维度不难发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图书馆不仅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且形成了体现这些文化的社会职能体系,它们以特定的物质、精神场所形式,维护着图书馆在社会结构特别是人类知识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和独立地位。
值得高兴的是,安康现在不仅有了兴安西路、东大街阅读吧,而且建成了龙舟文化园、兴安门城楼两个阅读吧。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其他阅读吧和安康市图书馆新馆、汉滨区少儿图书馆新馆的建成开放,遍布汉江两岸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一定会成为安康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一定会有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安康阅读起跑线”和“书香安康”建设之中。要性早已让位于阅读推广。安康市图书馆一直非常重视阅读推广工作,形成了几个在全国小有名气的服务品牌。这次安康市图书馆举办“走进东大街阅读吧”征文活动,可以看做是继供给结构变革之后的服务方式变革。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