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八大件分汉、回两种,汉民喜好猪肉,回民偏重牛羊肉,各具风味。
因蜀河古镇以回族居民居多,所以蜀河流派的“八大件”必然会被打上“清真饮食”的烙印,这反到会对人们产生更多的诱惑,至少我对“八大件”是心存敬畏的,怕一不小心会越雷池半步而落下不尊重民族习惯的骂名,因此,我也就并未曾对这个称之为“八大件”的饮食文化做过多的探究与品位,顶多只有一些形式层面的浅表性观察与理解。不过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蜀河“八大件”的特征与取向更多的取决于厨师的民族,汉民厨师刀下的“八大件”必然会将非清真食品恰如其分的引入其中,而具有纯正回族血统的厨师肯定会坚守自己的信仰,游刃期间,决不会背离《古兰经》的教诲,却也能将“八大件”做的喷喷飘香。
八大件全套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配四方形餐桌,一席(桌)坐八人。上席放大椅子,坐两位长者或贵宾,左边为大、右边为小,其余三方搁长条大板凳;正对上席的地方称下席,坐两位主陪,左右各坐两位为辅陪。开席、饮酒或每上—道菜,都必须由上席尊者发话招呼,大家方可开吃、慢饮,意为长幼有序、礼敬宾客。
入席时,桌上已摆好八个凉菜,中间放一个浸拌凉菜的大盘子,盘内盛—碗用醋、香油、芝麻、红辣椒面、蒜末、香菜末等调好的汁子,以备浇拌凉菜食用。出于卫生和文明用餐,也可将凉菜汤汁舀进自己小碗,自拌自吃。四荤多以牛肉、家畜肝脏等杂碎拼盘,颜色较深,四素以莲菜、黄豆芽、菠菜、豆苗等农家自产时令蔬菜为主,胡萝卜、红辣椒点缀,青、黄、绿、红、白、紫颜色鲜亮。荤素间隔摆放,交相辉映、呼应,讲究色泽、味道和营养的精巧搭配。
凉菜过后,上八道热菜,分四汤四菜,按一荤一素配搭,讲求出菜程序。第一道“墨鱼粉丝汤”,因墨鱼头大,寓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第二道“粉蒸肉”,喻美好生活蒸蒸日上;第三道“清蒸鸡块汤”,隐含吉祥如意;第四道“红烧汉江鱼”,意为日子红火、连年有余;第五道“豆腐丸子汤”,表示腹中有文章;第六道“莲菜合子”,取和气致祥之意;第七道“酸辣肚片”代指宽宏大度;第八道“清蒸羊排”,祝福客人发大财。
主食为米饭,上六个坐碗、一个汤。六个坐碗:“墩子”、“片子”、“酥肉”、“肉圆子”,根据季节配上两个清淡爽口的时蔬,寓六六大顺,四个肉菜指四季平安。
蜀河八大件在继承中发展,于扬弃中生存。传承古老的蒸煮烹调方法,贴近社会进步潮流,饮食文化由最初的膘肥肉厚、满盘满碗显厚道,向讲科学求营养吃品味方向演进。热菜依然遵循四荤四素,但已不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厨师备料、主人、宾客的喜好现做现吃,并无定法。如婚宴上增加一盘红枣花生桂圆,象征“早生贵子”;寿宴上添加一盘寿桃,便是“九九长寿”;团聚时来一份苜蓿蒸肉,煮一碗甜酒汤圆,寓家庭和睦、生活甜蜜、团圆美满。
县境其他地域的食俗与蜀河八大件有很多相似,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活节奏加快和流动交流的增多,饮食习俗变得趋于简单随意,体现实用性和时代性。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