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安康的驿站 参与文化的通途 乐享文化的家园 安康文化的词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数字资源>非遗宝典 > 正文内容

非遗项目简介——安康采莲船

作者: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来源: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发布日期:2020-03-12 14:12

 

安康采莲船属道具舞蹈艺术,因船前甲板或后甲板有一盆莲花或牡丹而得名。安康采莲船用竹篾绑扎成精巧别致的鱼形、龙形、凤形及“龙头鱼尾”“龙头凤尾”等形状,头尾呈尖形并上翘。船体中部留有约摸半平方米只能站一人的方(或圆)孔,上方为轿顶似的船篷,上立一只白鹤。船篷四角拱翘,各挂红灯一只,下用绸布围起。

安康采莲船的表演一般为三人以上,坐船姑娘(又称太公娘子)穿红色彩服,束宫发,早先有男扮女装的;艄公老扮,也有少扮,持桨(或篙);摇婆丑扮俊扮皆可,耳垂挂大红辣椒或雷子火炮,手持大蒲扇。在锣鼓伴奏中,艄公接引彩船上场,摇婆打趣,坐船姑娘颠小碎步操动船体颠动不停。彩船表演程式不一,一般先表演“跑场”(即绕场一周打场子),后依次玩“拜四方”“洪水跑滩”(前后跑)、“让水”“上浪”“浪里钻”等,后似被洪水冲进漩涡,左旋右旋就“卧滩”了。安康采莲船艺术地再现了汉江中上游水流湍急、滩险浪大的生活环境。安康采莲船的伴奏乐器有柿饼鼓、墩子鼓、苏钹、苏锣、二五子(小碗宽边钹)、小锣、云锣等。唱腔以安康花鼓小调为主,道白是地道的安康方言。歌舞结合,锣鼓伴奏,表演粗犷,有对唱、一唱众和等多种演唱形式;歌词风趣诙谐,多为教化。

采莲船出自安康,长在汉滨,是汉滨区城乡年节庆典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也是拜客迎祥的上选。其花鼓、小调、唱词对白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民俗、文学、地域风情研究上具有较高价值。其生动活泼的舞蹈形式和演唱风格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安康采莲船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