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安康的驿站 参与文化的通途 乐享文化的家园 安康文化的词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数字资源>非遗宝典 > 正文内容

旬阳摔跤

作者:文化安康管理员来源:文化安康发布日期:2019-05-26 12:18

旬阳摔跤是一种竞技体育活动,相传它是始于清康熙年间的一种满族民间舞蹈。曾有一首打油诗描述旬阳摔跤,“一人顶两人,难解又难分。自己摔自己,底下定乾坤”。

旬阳摔跤原为“二贵摔跤”,也称“二鬼摔跤”,与康熙和鳌拜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年少的康熙为了早日铲除自己掌权路上的障碍——鳌拜,特举办摔跤比武大赛,招募武艺高强的勇士相助。康熙八年(1669),16岁的康熙终于等到了一个时机,勇士们群起将权倾朝野、威风凛凛的鳌拜击倒在地。后来,民众为了颂扬康熙皇帝的圣明,特将摔跤比武大赛的场面衍化成为“二贵摔跤”(现称“二鬼摔跤”)这一民间表演形式。它是集体力、智力、灵敏于一身的表演性体育项目,曾广为流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社火活动、节日里常有这项表演,后来受种种因素影响,“二鬼摔跤”一度销声匿迹,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经群众文化工作者整理加工,更名为“旬阳摔跤”。

旬阳摔跤看似二人摔跤,实为一人表演。表演者穿戴上巧妙的道具,扮演两个扎小辫的顽皮儿童扭打摔跤。演出道具是一对半截假人,其上身骨架为木质,头戴假面具,外罩蓝布或青衣大褂,假人两面相对,两臂相搭连,做摔跤状;其双脚穿上假人的套裤与靴子,附身将双手穿上另一个假人的裤子和靴子,用长衫盖住头部,两人相互使绊,用抡、转、滚、翻、摔、扫、踢、挡、下绊、托举等技巧动作,配以锣鼓打击乐,呈现两人摔跤的场景。整个表演惟妙惟肖,难辨真假,生动有趣,滑稽幽默。

旬阳摔跤集体育、游艺、杂技于一体,体现了浓郁而独特的淳朴民风民俗,有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

旬阳摔跤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