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皮影戏是以汉剧为演唱手段的皮影戏,是陕南安康皮影戏的典型代表,在全国皮影戏班中当属一独立流派,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其演出区域曾遍布陕南、湖北和四川北部,目前活动范围局限于陕南一带。
安康皮影是在学习借鉴关中秦腔艺术的基础上,融入安康本土文化而形成这一独特的艺术。沿用了汉调二黄的唱腔、剧目、表演程式,吸收八岔、道情、弦子戏、二棚子、地蹦子等特色,或高亢激越,或细腻委婉,具有诙谐、风趣、惊险刺激的特征。其伴奏使用皮弦或渔鼓筒等乐器,极具地方特色。在表演道具的雕刻上,讲究精益求精。影子式样高度精练概括,具有工艺化、图案化的特点。皮影班社一般只需四人,演出内容为民间传统故事,演出场地可大可小,因而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和传播性。
安康皮影在唱腔、表演、美术、工艺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价值,现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