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0年03月30日15时44分 作者:公共服务科

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市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现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2020年3月30日


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新路径, 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新动能,打造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新格局,现就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思路,以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景观化、公共文化机构导游化、公共文化活动旅游化、文旅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项目品牌化为抓手,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导向,强化标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提升人民群众和来安游客满意度与幸福感为目标,落地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引导公共旅游服务提档升级,加快健全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供给体系。

  (二)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在公共文化设施、机构、服务、活动、标准上寻求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方法路径。

  (三)创新驱动,提升效能。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应用推广,推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加快现代科技应用,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业态,提升文旅服务效能。

  (四)开放共享,社会参与。创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打破信息壁垒,探索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形式的开放共享。

  三、重点任务

  (一)公共文化设施景观化。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拓延服务范围,通过景观化的改造提升,打造公共服务领域文旅融合龙头阵地。

  1、展览类公共文化设施创建为A级景区。引导会馆古建、故居民宅、遗址遗迹等展览类公共文化设施景观化改造提升,开展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重点展览单位、文保单位创建中高等级旅游景区。

  2、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嵌入旅游线路。挖掘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建筑特色和服务特色,嵌入旅游热点线路,打造网红“打卡地”和旅游吸引物。

  3、旅游景点周边公共文化设施融入旅游服务体系。以旅游景点为核心,推动周边公共文化设施主动纳入旅游服务体系。构建覆盖民俗文化展演、非遗体验、阅读服务等文旅融合项目的服务格局。

  (二)公共文化机构导游化。在旅游线路周边及游客集散区域的公共文化机构实施立足需求侧的导游化改造提升。

  4、推动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机构整合。依托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在乡村旅游点、旅游特色名镇(名村)探索设置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旅融合,实现1+1大于2的整合提升效果。培育更多更好的基层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机构进入中、省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名单。

  5、改造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旅游服务设施。加快实施标识体系、项目体验、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导游化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建有旅游景点导示图、旅游咨询台,建立旅游宣传品、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等展示、展销、预订服务配套体系,满足周边群众和参观游客多样化文化旅游需求。

  6、公共文化机构服务人员导游化提升。加大公共文化机构旅游业务培训,以县区为单位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一线服务人员参加全国导游职业资格考试,满足公共文化机构服务人员精业务、懂游客的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人才需求。

  (三)公共文化活动旅游化。围绕文化场所“活动搞起来、资源活起来、服务优起来”目标,不断丰富满足旅游需求的公共文化活动。

  7、公共文化流动服务进景区。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从周边群众延展至参观游客。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公共文化流动服务进旅游景区,找准切入点,把握融合点,打造旅游景区新热点、新卖点和新引爆点。

  8、民俗文化活动打造为游客体验项目。以古镇、古街、古村落等民俗文化聚集地为载体,将县太爷巡街、烧狮子、小场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为游客参与体验项目。着力打造旬阳蜀河古镇、石泉明清古街、白河桥儿沟等一批民俗体验旅游聚集地。

  9、打造精品文艺演艺节目。打造文旅融合演艺精品,提升石泉十美、紫阳茶歌情、白河水色、南宫山之恋等地域文化特色演艺,催生更多更好的文旅融合精品文艺演艺。

  10、文化交流助力旅游形象推广。推动汉调二黄、平利弦子腔、紫阳民歌、旬阳民歌等非遗对外展演与交流,促进文化演出与旅游推介活动结合,展示安康多元荟萃的文化元素和热情秀美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游客认知安康、了解安康、走进安康。

  (四)文旅公共服务标准化。加快推进文旅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均等化,提升服务效能。

  11、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公布服务目录,落实《安康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服务标准》。各县区依托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三个一”项目(每村、社区“组建一支文化社团、开展一项非遗传承、组织一台常态化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服务效能。

  12、加快推动旅游类国家标准落地落实。加快《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等旅游类国家标准执行和推广,基本实现重点旅游线路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导览标识、残障人士服务设施等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供给。

  13、高质量做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加快旅游镇村、景区景点周边、游客集散点的旅游厕所建设,着力解决城乡之间、景区内外旅游厕所数量不足、档次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努力实现旅游线路重要节点旅游厕所公共服务全覆盖。强化标准建设,开展旅游厕所A级评定,完善提升旅游厕所设施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厕所运营管理,建立旅游厕所长效管理机制。

  (五)公共服务项目品牌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品牌项目,探索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推动一批特色文旅公共服务品牌项目在中、省产生影响,为贫困地区文旅公共服务做出示范。

  14、提升“文化旅游驿站”等文化旅游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加强服务标准和规范落地和推广,推动“创意、创新、创造”实践探索,催生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领域文旅融合新项目、新品牌、新案例。

  15、推进公共文化领域品牌示范项目与旅游需求有效链接。探索“艺养天年”老年人文化服务项目与夕阳红老年旅游产品结合,“开笔礼”仪式、青少年版画普及行动等青少年文化服务项目与研学旅游活动结合,“乡村文化理事会”试点项目与民俗旅游结合,不断丰富服务人群,提升文旅融合水平和效能。

  16、加快线上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创新。有效对接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旅游需求,搭建“互联网+文旅惠民”载体,推广“文化安康”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服务场馆探索实施数字虚拟场馆等激发游客旅游欲望的公共文化线上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创新。

  17、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文旅融合项目。畅通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渠道,积极引导文旅企业、文化社团参与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挖掘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社会价值,拓展延伸旅游品牌产业链条和社会力量参与文旅公共服务的方法路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文旅广电局督促落实本辖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实施业务创新和改革实践。各县区、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结合实施意见确定的原则、目标、任务,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总思路,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二)强化工作保障。通过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创新发展。支持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整合、公共文化和公共旅游服务整合、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牌项目打造等重点环节率先突破。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现状调查,加强 “三区”文化志愿服务人员招募,推动公共服务领域文化旅游人才建设。

  (三)扎实稳步推进。各县区、各单位要立足本县区、本单位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因馆施策,及时研究解决融合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和特色,加强宣传推广,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稳步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版权所有: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地址: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 邮编:725000
电话:0915-3358100  邮箱:ankangguangdian@163.com  
备案编号:陕ICP备19009470号-2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4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