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22期)
本期目录
·新华社关注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实践
·我市“艺养天年”等四个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
·中国文化报:陕西安康——打造贫困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安康样板”
·我市两机构入选国家级、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名单
新华社关注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实践
2019年3月14日,新华社《内部参考》第19期(总第8998期)以《安康打通贫困山区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题,报道了我市汉滨区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探索实施的“文化小康行动”创新实践项目。
该文针对当前脱贫工作中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短板,肯定了我市汉滨区以“文化小康行动”为统领,以各类创新服务为依托,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做法。文章介绍,“文化小康行动”是一项公益性的惠民项目,全程免费,是集培训、辅导、展览、鉴赏、体验、带徒学艺为一体的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汉滨区以“文化小康行动”创新实践为统领,创新服务供给方式,用“路灯式”服务照亮群众“文化小康路”,用“菜单式”服务让文化下乡不再“曲高和寡”,用“引导式”服务增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探索出了深度贫困县区文化发展之路。
文章指出,汉滨区通过实施“路灯式”服务照亮群众的“文化小康行动”品牌项目,让汉滨区的文化服务从“等客上门”变为“走村入户”,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1300多名文化志愿者“主动出击”,通过采取流动服务的方式,与企业联袂、与镇、村(社区)合力,让边远山村群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志愿者每年服务群众达53万人次。
汉滨区实施的“菜单式”服务重点破解了文化下乡过程中出现的群众“不爱看、看不懂”的问题。实现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摄影、非遗传习、文化讲堂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定制文化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小康行动”的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为了准确做好服务,汉滨区文化部门广泛举办各类培训班,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用不间断的培训与文化活动打造一支永不解散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为发挥好各类艺术社团的作用,弥补政府文化服务的不足,汉滨区出台了《群众文化社团星级标准评定及奖励扶助办法》,对全区227个社团开展了星级评定,105个优秀社团成功定星并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全区文化馆、图书馆及镇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年免费向群众开放,专业院团、群众文化辅导员定期为群众社团开展培训服务;组织文化干部及文艺工作者编写的《新时代新民风——文艺作品集》和《新时代新民风——文学作品集》等各类教材解决了群众演出“演什么、怎么演”的问题。汉滨区系列“引导式”服务在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艺术社团中产生了良好反响,调动了文化活动积极性,增强了群众参与感与获得感。
我市“艺养天年”等四个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
5月25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市学习借鉴我市“艺养天年”等四个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我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结合实际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先后探索出“艺养天年”文化养老服务、文旅融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样态发展等新路径,创新实施了“安康阅读吧”建设和“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新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案例。
“艺养天年”文化养老服务实践是我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全市养老服务业、保障老年人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而策划打造的一项“文化养老”服务品牌。利用县(区)中心敬老院、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的设施、设备,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在每个县(区)各选择1个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1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先行试点,以艺术普及、非遗传承、文化欣赏为基本内容,以培训、演出、展览、讲座、比赛为基本方式,广泛搭建老年人文化展示活动平台,积极探索出了老年人享受文化服务、参与文化活动、创造文化成果的路径和方法,开创了“文化养老”的“安康样板”。
为实现文旅融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发展,我市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立足实践,重构了旅游者主体与文化旅游的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高水平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发展。镇坪县“中国长寿文化之乡”品牌建设将长寿文化和康养旅游有机结合;平利县依托中国最美乡村深挖农耕文化主题,实现“美丽乡村游”持续升温;石泉县将“火狮子”“鬼谷子传说”“鼓气馍”等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打造了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的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宁陕县常态化举办“秦岭之心·绿都宁陕”大型地方文艺演出,积极探索“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融合发展模式。各县区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的功能性融合,真正实现了乡村旅游服务和乡村文化服务双赢的局面。
“安康阅读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是我市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打造“安康特色”的全民阅读体系的重要举措。经过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及规范建设,目前共建成2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覆盖中心城区及9个县(区),成为我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各自助图书馆通过延长服务时间、延伸服务半径、实现通借通还以及创新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满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对于打造书香安康、彰显文化气质、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市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平等、免费、开放与共享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为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盲区问题,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前一公里”,我市在全市32个基础条件良好的行政村(社区)开展“乡村文化理事会”试点工作。按照依法组织、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吸纳村干部、乡贤、退休干部教师、在职有志愿的干部教师等组建理事会,建立健全理事会各类规章制度,重点开展以“组建一支文化社团、开展一项非遗传承、开展一项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为内容的“三个一”公共文化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强化人才支撑,发挥“造血功能”,使文化理事会在美丽乡村文化治理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文化报:陕西安康——打造贫困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安康样板”
5月20日,《中国文化报》以《陕西安康——打造贫困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安康样板”》为题对我市创建示范区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全文如下: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提出“五个扎实”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扎实加强文化建设”。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再度强调,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时隔5年的这次考察,安康市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地之一。安康市近年来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看作是荣誉和使命,看作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诺和责任。全市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和脱贫攻坚奋斗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高标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新时代安康追赶超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探索经验做法。
自2017年12月以西部地区名列前茅的成绩获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陕西省安康市面对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服务供给不足、供给不均衡、供给成本高、地方财政自足率低的公共文化建设五大结构性矛盾,把创建工作作为扶贫扶志的主要抓手、追赶超越的动力支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创促建、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各项创建任务。如今,安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不断优化,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均等化水平、便利化程度均有了显著提高,初步构建起具有贫困山区示范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抓载体,机制设施建立健全
创建伊始,安康便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市(县、区)政府“一把手”负总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安康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督查事项,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视察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安康市政协先后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示范区创建专题调研。安康通过出台一系列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措施和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市级统筹、市县联动、文化主力、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近两年来,安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包括安康博物馆、安康剧院、“藏一角”博物馆在内的文化场馆成为服务群众的新载体。目前,汉江大剧院、安康美术馆、安康科技馆建成开放,安康非遗馆、安康体育馆、工人文化宫正在建设,市图书馆、市群艺馆改扩建项目启动实施,“安康阅读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已经建成投用27个,建成开放“汉水生态博物馆群”18个、村史馆(社区博物馆)50个。市、县(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设置率100%,上等级率91%;“一县一剧院”项目加快推进;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建成率100%;在16个镇、32个村(社区)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市县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提效能,对接需求做优服务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可以避免服务设施的“空心化”,更能调动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对此,安康打出“组合拳”,通过优化免费开放、丰富服务供给、做实服务内容等方式,切实提升文化共享、均享之中的幸福感、获得感。
具体来说,围绕文化场所“活动搞起来、资源活起来、服务优起来”,安康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广大文化工作者以文艺精品创作奖为引领,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的紫阳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入选省级重点创作扶持剧目的汉调二黄大戏《半云榜》等成为惠民优质产品,全市每年新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千余件,常态化演出实景歌舞剧《丝路之源·十美石泉》等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好评。
在创新服务品牌方面,安康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评选为抓手,培育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如面向全社会的“新民风讲习所”、面向贫困人群的“文化小康行动”、面向老年人的“艺养天年”、面向青少年的开笔启智“开笔礼”、面向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版画艺术培训”、面向游客的“文化旅游驿站”等。此外,“我要上龙舟节”成为城乡群众的梦想舞台,安康“百姓大舞台”“汉水文化大讲堂”“地方文化大展览”等深受群众欢迎。
针对交通不便的山村地区,安康加大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了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三个一”项目(每个村、社区组建一支文化社团、开展一项非遗传承、组织一台常态化文化活动)制度化。“文化安康”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市、县(区)互联互通的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成投用;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加快推进,“地方史志”“陕南民歌”“汉调二黄”“馆藏文物”等一批具有安康特色 的数字文化资源项目陆续开放。
同时,安康致力于让文化扶贫成为长效机制,让文旅产业成为富民的好依托。比如,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培育了石泉中坝“七十二坊”、岚皋巴山非遗小镇等一批文旅消费示范基地,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和镇坪腊肉制作技艺等非遗产业助脱贫效果显著。
促改革,探索乡村公共文化供给路径
“以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是安康近年来推动的实践探索之一。安康以“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培育为重点,着力探索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理念改革、治理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乡村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培育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文明生长点,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建设成果,筑牢了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思想基础。目前,有3篇以安康新民风建设为例、探索乡村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研究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图书馆论坛》上发表,同时“文化小康行动”范例被写入新华社内参。
“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是安康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主要是结合公共文化服务最新政策和理论成果,利用安康新民风建设中形成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一约四会”治理体系,在32个村(社区)组建了乡村文化理事会,健全理事会运行服务制度,围绕调动乡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和“内生性”发展动力,强化乡村文化自我创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探索乡村文化服务与产品政府供给、自我供给、市场供给、合作供给等多元化供给新格局,初步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达目标,为贫困山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探索出可资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广调动,社会参与激发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文化服务机构、对公众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近年来,安康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基本建立,实施了涉及公共演出、全面阅读、有线电视、汉江大剧院托管运营、基层服务人员等一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全省开展“安康阅读起跑线”社会力量帮扶项目,建立了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公益文化春风行”“安康人周末读书会”“王庭德书友会”入选全国志愿服务优秀案例。通过政府扶持、结对帮建,全市扶持培育各类文化社会组织1200余个,形成了“班社活、群文兴”的社会化格局。
为提升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安康牵头举办了两届“南水北调”中线城市文化旅游联动活动和“丝路源点·生态安康”开放发展论坛,每年组织实施“春雨工程”安康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不断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同时,通过举办汉调二黄、紫阳民歌海内外交流演出,安康留守儿童版画上海展、北京展以及定期举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等,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增强地方文化影响力。《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化报》、人民网、光明网、《陕西日报》等媒体先后百余次宣传报道了安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各界合作服务群众的大平台。
我市两机构入选国家级、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名单
日前,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先后公布首批国家级、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名单,我市石泉县后柳镇文化站入选国家级试点单位,安康市图书馆入选省级试点单位。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开展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分别遴选一批工作基础良好,具有示范意义的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先行先试,示范推广,为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试点工作将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围绕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要求,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径,推动资源共享和整体效能提升。各试点单位结合职能职责和融合发展理念,创新开展阅读推广、文化演艺、非遗展示、文创产品营销、文明旅游宣传、文化旅游推介和文旅节庆等活动,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品牌服务项目,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
国家文旅部和省文旅厅将对各级试点单位予以重点关注、跟踪指导和宣传推广。